說到上斜方肌、上背訓練,第一個想到的動作可能就是「聳肩」了
槓鈴、啞鈴、Cable… 各種器材都能拿來做聳肩動作,但你知道正確姿勢、角度怎麼抓嗎?
本文的重點著重在「啞鈴聳肩」上,同時也是我個人覺得最好上手、最適合新手的上斜方肌訓練動作
包括:角度、姿勢、感受度、小技巧… 看完這篇文章後,你也可以順利的做好啞鈴聳肩!將受傷風險降到最低
👉 【啞鈴訓練菜單】啞鈴+臥推椅!20項全身動作攻略,在家也能輕鬆健身
Table of Contents
1. 什麼是啞鈴聳肩?可以練到哪些肌群?

啞鈴聳肩,Dumbbell Shrug,指的是雙手持啞鈴於身體兩側,向上聳動肩膀的動作
但真正的啞鈴聳肩動程並不是直上直下的!而是隱含非常多技巧的,不少人因為誤解這個動作的原理,因而感受度下降
本文再後面將一步一步帶你完整學會正確啞鈴聳肩動作

透過啞鈴聳肩可以練到哪些肌群呢?
這個動作主要可以練到的肌群為「上斜方肌」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斜方肌 (脖子兩側),次之練到的則為菱形肌
你的前臂在整個啞鈴聳肩過程中,也必須長時間的握著啞鈴,因此前臂、握力也會間接訓練到
還有非常多人忽略的!腹部核心收緊,來穩固上半身,才能避免身體在聳肩過程中前後搖晃;腳部則踩穩地面即可
2. 做啞鈴聳肩有哪些好處?哪些人適合?

- 加強上背厚度
- 新手也可以練習
- 改善身體駝背姿勢
- 改善經常肩頸酸痛
- 間接訓練你的握力
- 適合進行大重量訓練
- 可以用多種不同器材進行
我知道上斜方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可能不是訓練第一首選,背肌、胸肌… 大肌群才是健人寵兒
但不得不承認,啞鈴聳肩確實能為你帶來許多訓練效益!最大的優點,莫過於改善經常性肩頸酸痛的問題
斜方肌從正面來看,可以讓你穿衣服更挺;從背面視覺上來看,可以讓你的上背更厚、背部線條更完整
因此,將啞鈴聳肩放到你的訓練菜單中,一定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好處的,別總是排斥訓練上斜方肌

至於哪些人適合做啞鈴聳肩呢?
每個人都適合!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,啞鈴聳肩一定能為你帶來訓練成果
但如果你的肩膀本身就有受傷的話,建議還是先詢問醫生再做決定,別因為一時衝動而使傷害加劇
另外,肩膀比較窄的人,過度訓練上斜方肌的話,可能也會導致視覺上肩膀更小的問題,但不影響功能發揮 (見仁見智了)
3. 啞鈴聳肩 vs 槓鈴聳肩,哪一個比較好?

啞鈴聳肩 | 槓鈴聳肩 | |
握法 | 對握 | 正握 |
使用重量 | 較輕 | 較重 |
行程範圍 | 較大 | 較小 |
改變角度 | 較容易 | 較困難 |
穩定性需求 | 高 | 低 |
優點 | 1. 不需要很大的場地 2. 可以更專注在收縮 | 1. 可進行大重量 2. 雙手穩定性高 |
缺點 | 1. 無法做超大重量 2. 手可能會左右晃動 | 1. 行程略短 2. 無法輕易調整角度 |
啞鈴聳肩、槓鈴聳肩的動作模式其實都差不多,主要差別就在於,啞鈴是雙手各拿一顆,因此無法做的跟槓鈴一樣重
但!也因為啞鈴是左右手各拿一顆,加上聳肩過程中不會有槓子卡到腳的問題,因此可以比較輕易的調整角度、姿勢
基本上這兩種聳肩動作各有優缺點,你也可以先用大重量做槓鈴聳肩,再用啞鈴做較輕重量的完整行程訓練
4. 啞鈴聳肩 TOP3精華 搶先看!!!

在聳肩的訓練過程中,腦海裡可以記住這三點精華:
- 身體略傾,感受加分
- 不只向上,還要向內
- 頂峰停留,慢上慢下
把這些精華變成小口訣,更容易在訓練中提醒自己
繼續往下看,更詳細的啞鈴聳肩教學 ↓
5. 啞鈴聳肩5步驟動作教學
這集的重點,Focus在站姿啞鈴聳肩的教學上,主要有5個步驟:
- 挑選一個適合的啞鈴聳肩重量
- 雙手對握、手掌朝向自己,自然下放大腿兩側
- 以你最舒服的站距為主,大約與肩同寬
- 身體略微前傾10°,核心收緊,視線面相前方
- 上斜方肌向斜上方聳動,同時向內收緊 (斜上斜下)
Step1. 如何選取合適的啞鈴聳肩重量?

挑選一個可以控制的啞鈴重量,在聳肩過程中,動作能夠執行的標準
平常沒有健身習慣的新手,建議可以從 左右手各15~20%體重 開始練習,例如: 70公斤的人,左右手各拿10~15公斤
如果平常就有運動習慣、勞力活動,可以從 左右手各20~30%體重 開始練習,例如:70公斤的人,左右手各拿15~20公斤
啞鈴聳肩的上手難度會比臥推、深蹲… 來的低,但同時又屬於全身性動作,因此起始重量可以比較重一點
Step2. 該如何握啞鈴?雙手擺在什麼位置?

雙手自然下垂、對握啞鈴,將啞鈴置於自己大腿的兩側,不要刻意提起,或是前後移動
盡量讓自己在開始進行啞鈴聳肩前,整個手部是保持放鬆的狀態,藉此讓張力可以更集中在上斜方肌
Step3. 雙腳站距要站多寬?
腳的站距,一般來說在啞鈴聳肩過程中,不會對動作有太大的影響,因為腳的功能只是要穩定下肢、不要前後搖晃而已
雙腳大約和你的肩膀同寬,甚至略寬都沒關係!以你最舒服的站距為主,不要刻意站太窄,或站太開
腳尖面向前方,確保自己的腳有踩穩地面,接下來就要來檢查一下上肢的預備動作囉 ↓
Step4. 預備姿勢,身體角度該呈現多少?完全站直嗎?

上肢的預備姿勢就比下肢來的重要了!它會直接影響你做啞鈴聳肩的動作品質
除了雙手自然下放,建議身體不要站的太直,略為前傾10°左右的角度,不要站太直、也不要太前傾
核心的部分,一定要收緊!我看過有些新手在握好啞鈴後,以為只要將肩膀向上聳動就好,而身體的部分整個放軟…
這樣不但無法讓你更專注在上斜方肌的收縮上,在大重量聳肩之下還有可能造成腰部受傷;視線部分則維持在前方,不要刻意低頭
※ 身體略微前傾一方面是要讓你增加動作行程,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上斜方肌預先用力的狀況 (慣性聳肩)
Step5. 該怎麼正確聳肩?垂直向上就好嗎?
最有效的啞鈴聳肩的方式,其實不是直上直下的,而是「斜上斜下」,而斜上斜下也正是因為身體略微前傾所衍生的
在聳肩過程中,因為你的目標肌群是上斜方肌,因此其他肌群要盡可能保持「不」主動發力,前臂、二頭肌都放鬆
另外還有一個小技巧,當你在聳肩的同時,除了往斜上方帶動,還可以想像「要把自己的兩塊斜方肌往中間夾在一起」
念動一致的方法,可以使你更完整、更專注的進行啞鈴聳肩,這也是一個提升上斜方肌感受度的小技巧
※ 整個啞鈴聳肩過程中,只有你的上斜方肌在收縮,其他肌群自然下放、不參與
6. 啞鈴聳肩小技巧:聳肩時,帶動手肘
這個小技巧,一樣是要建立在「身體略微前傾」之下!不適合在你站的很直的情況下使用
如果你站的很直,同時又想在啞鈴聳肩過程中,加入帶動手肘的元素,很有可能會變成是靠二頭肌在拉 ↓
身體略微前傾 + 聳肩時帶動手肘,可以讓你的上斜方肌感受度再上一層樓!這也是我自己親身體驗後覺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(同時增加收縮幅度)
切記!手肘也是略微彎曲就好,不要整個將啞鈴舉起來,這樣張力反而會轉移到你的二頭肌上,進而本末倒置
因為這個啞鈴聳肩小技巧,需要你花一些時間去抓感覺、找到最適合你的角度,因此建議先用輕重量來練習看看
7. 啞鈴聳肩的3個常見錯誤

感覺在做聳肩時,感受度很差?肩膀卡卡的、不舒服?二頭肌、前臂怎麼一直出力?
以下統整了3個最常見的啞鈴聳肩錯誤,快來檢查看看吧!
❶ 重量太重、過度借力
不論是啞鈴、槓鈴,都不建議一開始就用大重量進行借力訓練,因為這樣無法讓你專注在上斜方肌的收縮上
先求把聳肩動作做對、行程做滿,才能把訓練效益最大化!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上背的感受度
如果在大重量之下不借力,很有可能變成你的聳肩行程太短,上斜方肌無法充分收縮
且新手在核心不穩定的情況下,大重量聳肩很有可能造成你的肩膀、下背受傷
❷ 環繞肩膀
「環繞肩膀」也是聳肩過程中經常看到的錯誤之一
除了刻意將肩膀移動以外,我認為最大的主因就是「你站的太直了」!
因為當你要進行啞鈴聳肩時,卻發現自己直立向上聳動肩膀會卡卡的、感受度不是很好,導致你會下意識地想要轉動一下肩膀
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降低重量,利用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動作教學 – 「身體略微前傾10°左右」,讓感受度可以再提升一個檔次
❸ 用手提啞鈴
在做啞鈴聳肩時,你的目標肌群是上斜方肌,因此你要做的是 – 聳動肩膀,而不是二頭肌訓練
除了上斜方肌,其他肌群都只是輔助你完成動作而已,不要讓輔助肌群變成主動發力肌群
前臂、二頭肌、三頭肌… 全部都放鬆,好好感受、收縮你的斜方肌
8. 啞鈴聳肩常見問題 – FAQ

Q1:啞鈴聳肩的組數、次數怎麼安排?
一開始做聳肩動作一定會很不習慣,你可以先從一組8~10下 / 2~3組開始練習
再慢慢提升重量、次數、組數,主要還是以動作正確、行程完整為主
Q2:聳肩時,到底該站直?還是前傾?
如果是以本文的教學為主,我一定是推薦身體略微前傾的版本,對於上斜方肌的感受度比較好
但如果你今天身體站直,一定可以明顯感受到斜方肌發力,也沒有任何不適感的話,其實也可以站直進行
選擇取決於你的感受度,平常做啞鈴聳肩都沒感覺的話,建議可以試看看本文的教學版本哦~
Q3:做啞鈴聳肩時,肩膀環繞可以增加感受度嗎?
千萬!千萬!千萬!不要在做聳肩時,還額外增加一個肩膀繞圈、環繞的動作
這樣很容易對你的肩膀造成傷害,如果你曾經在影片上看到這種類似的教學
不要隨意模仿,這樣的聳肩方式對他來說可能很有效,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絕對不是一個良好的動作模式
Q4:一定要練聳肩嗎?有它的必要性嗎?
其實平常你在訓練的時候,好比側平舉、坐姿划船… 多少都會帶到一些斜方肌 (上斜方肌) 的發力
如果今天上斜方肌也不是你想加強的部位,其實沒有一定要練啞鈴聳肩,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訓練目的
9. 更多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其他肌群訓練
- 【2022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2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2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2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2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2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- 【2022】臀部訓練全攻略:微笑曲線、蜜桃臀好難練?6招讓你屁股又圓、又翹!
- 【2022】腿部訓練全攻略:腿練不大?線條不明顯?5招練腿秘訣+13個動作
啞鈴訓練系列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啞鈴側平舉|動作指南】飛鳥肩膀痛?中束沒感覺?一招解決所有問題,肩膀舒服沒煩惱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- 【伏地挺身|動作指南】正確5步驟教學,別再犯這些錯誤!手肘角度、姿勢大解析
- 【棒式|動作指南】你知道棒式不能練腹肌、減肥嗎?6種變化任你挑選!
- 【波比跳|動作指南】聽說會傷膝蓋?這是迷思嗎?燃脂、減肥最佳運動
- 【羅馬尼亞硬舉|動作指南】RDL完整教學!教你如何正確發力、下背不代償
- 【橋式|動作指南】徒手就能練出翹臀!腰好酸、屁股沒感覺?5步驟完整教學
- 【反向划船|動作指南】找不到感受度?手很酸?三招讓你找回背肌發力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
訓練菜單
- 【啞鈴訓練菜單】啞鈴+臥推椅!20項全身動作攻略,在家也能輕鬆健身
- 【徒手健身菜單】在家也能練好練滿!12項全身居家健身動作,新手也適用
- 【彈力帶訓練菜單】22種精選動作推薦!一條彈力帶就能在家輕鬆練全身
- 【Cable訓練菜單】只需要一台滑輪機就能練全身?24種精選動作推薦給你!
- 【2022】壺鈴訓練菜單:認識壺鈴9大動作,組合變化多!15種動作隨你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