疑?怎麼常常看到健身房的巨巨在做雙手打直、類似划船的動作?好像很有趣,但又不知道在練什麼?
其實這個動作叫 – 「直臂下壓」,主要是用來訓練背部的,同時也是一個感受度極佳的動作哦!
但卻也被不少的人誤解它的動作模式,導致感受度不佳、其他肌群代償的問題…
今天就讓我帶你了解最完整、最詳細的直臂下壓教學吧!千萬別錯過這集
內容目錄
關於直臂下壓,你可能有的問題

以下統整了9個最常見的直臂下壓問題,一起來檢查看看吧!或許正是你困惑已久的問題哦
- 為什麼肩膀、上斜方也會很酸?
- 下壓時,到底要不要把手打直?
- 身體前傾角度要多少?站多遠?
- 三頭肌比背還要酸,這樣正常嗎?
- 用哪一種握把練直臂下壓比較好?
- 單邊、雙邊進行,哪一個比較好?
- 直臂下壓可以練到背部哪一塊肌群?
- 有什麼方法可以更好找到直臂下壓的感受度嗎?
- 怎麼每個人對直臂下壓的說法都不同?我該聽誰的?
以上9點關於直臂下壓的問題,是不是剛好有哪一個中了呢?
如果都不清楚、都想了解的話也沒關係!今天我的目的就是要帶你學會如何正確執行直臂下壓
1. 什麼是直臂下壓?可以練到哪些肌群?

直臂下壓,Straight Arm Pulldown,顧名思義就是手部打直,所進行的下壓動作
又有人稱這個動作為「直臂下拉」,但我覺得這個名字不太貼切,跟實際動作模式不合,因此不會這樣叫它
而直臂下壓主要的訓練肌群為背部,也是練背動作中,少數單關節、孤立肌群的訓練
根據不同的站姿,會練到不同的背部肌群,但主要為闊背肌、大圓肌;三頭肌協助發力,核心、下肢則為穩定身體作用
※ 直臂下壓是少數不會使用到二頭肌的練背動作,因此才會廣受健身愛好者們的喜好
2. 練直臂下壓有哪些好處?適合誰?

了解直臂下壓可以練到哪些肌群後,當然也要讓你了解一下做這個動作有哪些好處囉~
- 改善駝背的不良姿勢
- 行程較一般滑輪下拉長,刺激更完整
- 單關節動作,較好作為背部孤立訓練
- 不需要很重,感受度大於重量的動作
- 排除一般練背動作,二頭肌酸痛、搶走感受度的問題
功能性上,我必須老實說!直臂下壓並不像其他動作一樣,是複合式的,因此不會有太多功能上的幫助
但對於背部孤立訓練來說,是一個非常好的動作!尤其是平常較難找到背肌發力感的朋友,更是受用
且也不像槓鈴划船、啞鈴划船… 需要做到這麼重的重量,直臂下壓完完全全就是一個行程完整、感受度為主的動作
想要好好加強闊背肌、將背肌練到力竭的朋友,一定不能錯過直臂下壓!同時這也是我個人非常愛練的背部訓練
3. 直臂下壓 TOP3精華 搶先看!!!
在直臂下壓的訓練過程中,腦海裡可以記住這三點精華:
- 手肘略彎,動作更順
- 感受為主,重量為輔
- 手臂下壓,背肌完成
把這些精華變成小口訣,更容易在訓練中提醒自己
繼續往下看,更詳細的直臂下壓介紹&教學 ↓
4. 直臂下壓5步驟動作教學
這集的重點,Focus在Cable滑輪機的直臂下壓訓練教學上,主要有5個步驟:
- 找到一個合適的直臂下壓重量
- 將滑輪機高度調整至最高,選擇習慣的握把
- 身體前傾約30~45°,臀部自然向後推,膝蓋不鎖死
- 手肘保持略彎、固定,手握著握把,胸口略微向前挺出
- 下壓瞬間將肩膀下沉,用背肌去感受滑輪下壓的張力
Step1. 如何選擇合適的直臂下壓重量?

挑選一個合適的重量,才能讓你在直臂下壓過程中執行的更正確!千萬不要被重量給綁架
如果是平常沒有健身習慣、第一次做直臂下壓的話,建議可以從2~3片重量片 (約13~18公斤) 開始練習
如果是有一定訓練基礎的人,可以從3~4片重量片 (約18~22公斤) 開始練習,找到背肌發力感
不瞞你說,我現在在執行直臂下壓的時候,也只有使用6~3片重量片 (約27~32公斤) 來做而已,其實不需要到太重
Step2. Cable滑輪位置要調多高?使用哪一種握把?

一般來說,我都會把Cable滑輪機的高度調到最高,這樣才能給我最完整的行程 (本人身高172)
不過主要還是要看身高而定,但最低建議再往下一格就好,高度太低會讓你的行程減短,或是身體要彎的更下去
而直臂下壓握把的部分,主要有三種給你選擇:

- 短槓
- 下拉長槓
- 三頭肌繩 (人稱蛋蛋繩)
以上3種是最常被用來做直臂下壓的握把,當然!如果你找到第四、第五種好用的握把,也可以自行採用
我個人最愛、最推薦的肯定非三頭肌繩 (睪丸繩) 莫屬,因為握把形狀不固定,更可以把直臂下壓的行程做滿
1) 短槓 – 抓握方式

2) 下拉長槓 – 抓握方式

3) 三頭肌繩 – 抓握方式

※ 基本上三頭肌繩、短槓都正常抓握即可,而下拉長槓因為長度較長,建議利用手掌下壓的方式,避免感受度被分散
Step3. 腳要站多遠?身體前傾角度多少?

基本上雙腳的站距以你最舒服的寬度即可,因為腳的作用只是要固定下肢而已,你喜歡站多寬就多寬
膝蓋的部分,不要將它鎖死,保持微彎,你不會希望自己在訓練的時候,卻因為膝蓋過度緊繃而不適..
直臂下壓的身體前傾角度,有的人說身體要直一點,有的人又說要彎一點,到底哪一個比較好?

我個人覺得以新手來說,取一個中間值是最好的,身體前傾角度約30~45°左右,視自己感受再略調
且建議!不論你喜歡哪一種身體前傾角度,都不要離Cable滑輪機太近,否則會讓你的背肌收縮行程變短
※ 做任何前傾動作時,都要注意!身體前傾、屁股就要向後推,才能保持身體前後的平衡
Step4. 預備姿勢,如何正確啟動背肌?手臂要打直嗎?
還記得之前所有練背教學中我一再提到的重點嗎?沒錯!如果你想要正確啟動背肌,就必須後收肩胛骨
也就是「事先把背往後夾緊」的意思,讓背肌一開始就具有一定的張力、而非鬆垮垮的,接下來的直臂下壓也會更順利

上肢預備姿勢的部分,有三個你要注意的地方:
- 手臂:微彎,不要刻意鎖死手肘
- 胸口:自然向前挺出,但不要過度直挺
- 腹部:核心收緊,但不折腰 (前後保持中立)
很多人會說:「直臂下壓不就是要把手臂整個打直嗎?」,但我認為刻意把手臂打的太直,甚至鎖死手腕,反而會造成手腕不適
而且對新手來說,注意力很有可能都轉移到「把手臂打直」這件事情上,矯枉過正,反而會讓三頭肌開始主動發力
因此我的建議是 – 保持手肘略彎,且整個直臂下壓的過程中,都不改變手肘的位置,這是我試過比較不會借力到三頭肌的方式

下肢的部分,則保持臀部後推 (啟動髖)、膝蓋微彎,讓身體不要被重量給帶走即可
Step5. 如何完成一下直臂下壓?行程要多完整?

預備姿勢做好後,深吸一口氣,肩膀下沉瞬間,同時將握把向下壓動
切記!一定要將肩膀下壓,否則很容易造成肩膀酸痛、感受度不佳的問題
你可以利用這個口訣:「手臂下壓,背肌完成」,手臂負責啟動直臂下壓第一拍,後續則由背肌接管
在下壓過程中,你也可以加入一些挺胸的動作,但以不過度折腰為前提!這樣可以讓背肌收縮的更完整

從正面來看應該會像上面影片一樣,手臂只是負責將握把向下壓動,下去的同時也將胸口略為挺出,讓背肌感受張力

關於直臂下壓的行程到底要多長,如果你的身體控制能力允許,最大的範圍建議是從:肩膀整個送出去~大腿兩側
這樣的行程能夠讓背肌收縮最大化,但新手在還不熟悉動作模式的情況下,建議每次開始前都先刻意下壓肩膀
而行程最低至肚子附近即可!等到越來越熟練直臂下壓後,再慢慢增加行程
※ 如果想要持續保持背部張力的話,握把回放時可以維持肩胛後收,不要整個放掉
5. 直臂下壓小技巧:想像你的手要往下畫一個半圓

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,其實會發現直臂下壓的行程,是一開始處於高位 → 下壓時到最底 → 收尾時又有點上勾
整個過程就很像是一個「半圓形」,當然,這個小技巧是我自己自創的,但目前用在4、5個人身上都很有效果
你也可以說像是在滑雪一樣,滑雪杖從高處插入雪中,向前滑動時又將滑雪杖拔起,是類似的概念
下次練習直臂下壓時,不妨可以試看看這個小技巧,或許對於你的感受度會有所幫助
6. 直臂下壓3個常見錯誤
感覺在做直臂下壓時,肩膀不舒服?三頭肌比背還要酸?沒有感受度?
以下統整了3個最常見的直臂下壓錯誤,快來檢查看看吧!
❶ 肩膀沒有下壓

肩膀沒有下壓的問題,在健身房看到太多次了… 多數會出現這種類似的直臂下壓錯誤,除了動作還不熟悉,就是重量太重了!
我知道你的滑輪下拉、槓鈴划船… 都可以做到很重,但那些練背動作大部分都屬於多關節動作,使用到的肌群比較多
而直臂下壓是單關節動作,就像是你要用50公斤來做斜板彎舉一樣,肌群一但被孤立後,就會變得格外困難
同時這也是有些人做直臂下壓會肩膀不舒服的主因之一,建議先降低重量,重新調整動作
❷ 變成三頭下壓

新手第一次做直臂下壓很容易變成是在做直臂下壓,而這兩個動作的差別,其實就在於手肘有沒有固定而已
所謂的手肘固定並不是要叫你鎖死,而是維持在一個角度後,接下來運動過程中都不要大幅度的移動它
同樣的解決方法,如果你發現自己手肘會不自覺的一直下壓,建議馬上降重,因為這個你的手肘無法承受這個重量
❸ 行程太短

行程太多也是其中一個直臂下壓常見錯誤,大多也和重量有關,重量太重導致你沒辦法把握把往下壓
如果你真的想透過直臂下壓好好鍛練闊背肌的話,建議還是把行程做完整,會對你比較有幫助
你可以發現,常見的直臂下壓錯誤,不外乎就是姿勢錯誤、重量太重
真的真的建議不要為了拼大重量,隨意去挑戰自己也壓不下去的重量
一定要記住:「感受為主,重量為輔」,你的直臂下壓才會做的更好
7. 3種不同角度的直臂下壓

#1 前傾10~20°

#2 前傾30~45°

#3 前傾90°

以上3種直臂下壓都能嘗試看看,一般來說「前傾角度越大,練到的背肌會越下面」
不過主要還是要看你怎麼操作、身體感受如何而定,選擇適合你的才是最重要的
如果都沒有想法的話,建議你可以取中間值,也就是今天所介紹的「前傾30~45°」直臂下壓
8. 直臂下壓常見問題 FAQ

Q1:次數、組數怎麼安排?
一般來說,不太會有人把直臂下壓當作力量訓練來做,大多都是針對闊背肌的肌肥大訓練
因此次數我會抓在10~12下之間,盡可能不低於10下,組數則是3~4組
Q2:該如何把直臂下壓安排到菜單中?
通常直臂下壓都會被放在第一個,或最後一個動作來做,因為是針對闊背肌的動作,勢必會被安排在練背日
我自己個人是喜歡把直臂下壓當作練背最後一個動作,幫助我把背整個練到力竭
前面已經做很多大重量訓練了,我會希望越到後面是越輕、越多下,感受度為主的動作,雕塑細節
但有些人喜歡把直臂下壓放在第一個動作,當作暖身,以多次數的方法事先將闊背肌暖開,一切以你的習慣做安排
Q3:怎麼每個人對直臂下壓的說法都不同?
在剛才介紹的3種直臂下壓中,你應該可以發現,身體前傾角度不同,刺激到的背部肌群也會略有不同
有時候感受度就是這麼微妙的東西,你多前傾10°,感受度突然變很好,感覺到某塊肌肉在發力,但其他人卻說沒有
因此主要還是以「你」個人最直觀的感受為主,我今天所帶你學習的教學步驟,也是一個大方向、參考值
Q4:單邊、雙邊進行,哪一個比較好?
有些人說單邊直臂下壓的控制會更好,而且可以專注在其中一側的闊背肌發力上
但我自己是覺得單邊很容易變成三頭下壓,尤其動作控制尚未成熟的新手
因此還是比較推薦雙邊直臂下壓,好好把基本功練好,你一樣能獲得訓練效益
Q5:三頭肌怎麼比背還要酸?
因為三頭肌肌束有一部份是接到後方肩胛骨的,而背肌剛好也都建立於肩胛骨之上
只要一切牽扯到肩胛骨作動的動作,都會啟動到背肌,因此直臂下壓會帶到一點三頭肌也很正常
以新手來說的話,的確一開始三頭肌酸痛的問題不可避免,最好的方式還是降重,到你可以好好控制動作的重量
另外,也不建議練完三頭肌後,隔一天又做直臂下壓,因為這樣也會讓你的三頭肌感受格外明顯
9. 更多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其他肌群訓練
- 【2022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2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2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2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2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2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- 【2022】臀部訓練全攻略:微笑曲線、蜜桃臀好難練?6招讓你屁股又圓、又翹!
- 【2022】腿部訓練全攻略:腿練不大?線條不明顯?5招練腿秘訣+13個動作
啞鈴訓練系列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啞鈴側平舉|動作指南】飛鳥肩膀痛?中束沒感覺?一招解決所有問題,肩膀舒服沒煩惱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- 【伏地挺身|動作指南】正確5步驟教學,別再犯這些錯誤!手肘角度、姿勢大解析
- 【棒式|動作指南】你知道棒式不能練腹肌、減肥嗎?6種變化任你挑選!
- 【波比跳|動作指南】聽說會傷膝蓋?這是迷思嗎?燃脂、減肥最佳運動
- 【羅馬尼亞硬舉|動作指南】RDL完整教學!教你如何正確發力、下背不代償
- 【橋式|動作指南】徒手就能練出翹臀!腰好酸、屁股沒感覺?5步驟完整教學
- 【反向划船|動作指南】找不到感受度?手很酸?三招讓你找回背肌發力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
訓練菜單
- 【啞鈴訓練菜單】啞鈴+臥推椅!20項全身動作攻略,在家也能輕鬆健身
- 【徒手健身菜單】在家也能練好練滿!12項全身居家健身動作,新手也適用
- 【彈力帶訓練菜單】22種精選動作推薦!一條彈力帶就能在家輕鬆練全身
- 【Cable訓練菜單】只需要一台滑輪機就能練全身?24種精選動作推薦給你!
- 【2022】壺鈴訓練菜單:認識壺鈴9大動作,組合變化多!15種動作隨你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