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在健身房,或是網路的影片中,總是會聽到一群巨巨說:「我們來個超級組、這組做遞減…」
諸如此類的用語,你是不是也很好奇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麼?健身就健身,幹嘛這麼多奇怪的名詞?
但其實這些都是健身、重訓的訓練方法,能夠幫助你達到不同的健身目的,好比肌肥大、增肌…
因此我想透過這篇文章,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,帶你一起認識這些健身訓練法,以及它們的用法、優缺點
Table of Contents
1. 什麼是超級組?訓練目的&原理
超級組,Supersets,顧名思義就是有別於傳統的訓練方法,且訓練強度是更強的
一般我們在健身的時候,可能都是:練一個動作 → 休息一分鐘 → 緊接著下一組
但超級組的練法是:練一種動作 → 緊接著另一種動作 → 休息
傳統訓練方法、超級組的差別,簡單來說「就是把休息的先後順序對調」
但更嚴格來說,超級組是 – 「兩個不同的動作連續做完,再休息」,而不是同一個動作連續做兩組
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縮短動作之間的休息、高密集的方式,來提高訓練強度,進而達到肌肥大效果
且一但把一組動作的時間拉長了,也就代表運用身體能量的時間增加,因此也有部分燃脂、有氧的好處
超級組的種類&安排方法
(超級組 – 1) 連續兩個針對「相同肌群」的動作
首先第一個最常見的超級組方式,就是連續做兩個針對相同肌群的動作
就像上圖:先做一組滑輪下拉 (練背) → 再做一組槓鈴划船 (練背) → 接著再休息
早期,這種練法又被稱為「複合組」 Compound sets,只是現在人大多都直接稱它為超級組
( 我個人也認為不必分這麼細,超級組就是連續做完兩種動作再休息 )
(超級組 – 2) 連續兩個針對「拮抗肌群」的動作
拮抗肌群是指「我們在健身時主動發力的肌群,和被動支撐肌群之間的關係」,就像是你的二頭肌在出力時,三頭肌就會放鬆
上圖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先做完一組夾胸 (練胸) → 再做一組划船 (練背) → 休息,滿足所謂的拮抗肌超級組條件
這麼做可以維持肌群的平衡,才不出現你的胸肌特別強、但背肌很弱的情形,同時也能節省訓練時間
拮抗肌訓練,一開始就被稱為「超級組」,只是現在合併統稱
(超級組 – 3) 連續做兩個「毫不相干」的動作
這種類型的超級組,最主要的目的 – 就是要節省訓練時間
可能你原本胸、背、腿、肩… 一天要練一種,但現在變成一天練兩個毫不相關的肌群,如上圖:胸 + 腿
超級組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以上3種類型,相同肌群、拮抗肌群、隨意搭配
只要符合連續做兩種不同動作的條件,就可以被稱作「超級組」
是最好上手,也是最輕鬆的變化式訓練方法 (相比以下介紹的)
通常一次的訓練中 (1個小時),都只會安排一個超級組,Ex:肩推 + 側平舉,做4組,其他動作都是一次一種,避免過度訓練
超級組的優缺點
# 優點
- 節省時間
- 高密集、高容量 (肌肥大)
- 讓自己的肌肉重新適應強度
- 能達到部分有氧效果 (燃脂)
# 缺點
- 不適合剛接觸健身的新手
- 較不適合連續兩種大重量複合式動作
- 大重量之下會非常累,可能要被迫降重
※ 還有一種訓練叫三合組,但其實就是一樣的道理,只是變成連續3種動作
2. 什麼是巨人組?訓練目的&原理
巨人組,Giant sets,「巨人」顧名思義就是非常多種動作,而且難度很高的訓練方法 (目前我也很少使用到)
通常都要連續「4種不同的動作」做完、再休息,才能算是一組巨人組,但也因為動作種類多,因此大多都是針對同一個肌群的動作
就像上圖:先做一組啞鈴肩推 → 再做一組啞鈴側平舉 → 接著啞鈴前平舉 → 最後啞鈴後飛鳥 → 休息
所有的動作都是針對肩膀,只是利用不同動作、不同角度去刺激它,這樣就可以稱為一組巨人組
當然!4個動作以上的組合,也可以稱作巨人組,像是:一次選6~10種動作為一組,中間不休息
巨人組的安排方法
其實方法大多都和你平時重訓一樣,一樣都是一個動作8~12下,要做3~4組
只是現在變成連續4個以上的動作,都要做8~12下,才能算是一組!再做3~4組
因為這樣的訓練強度非常大,因此組間休息可以拉的長一點,3~5分鐘,甚至更久都沒關係!主要要讓肌肉不會過度疲勞
如果在訓練當日有安排巨人組的話,通常當天的菜單就是做完巨人組即結束,別小看這些動作… 做完全部可是要花個40~50分鐘的
※ 如果有安排巨人組到菜單的話,建議不要再另外做單獨訓練,或是增加一堆動作了!這樣會讓你過度訓練
巨人組的優缺點
# 優點
- 非常省時
- 訓練強度最高
- 適合用來突破瓶頸期
# 缺點
- 容易造成呼吸急促
- 不適合大多數健身愛好者
- 需要妥當、精心安排的菜單
- 沒有捕手的話,很容易訓練中止
總結來說,巨人組絕對可以算是所有常見訓練法中「難度最高的」,如果你沒有事先安排、準備,不建議輕易嘗試
這算是推薦給更高階、進階訓練者的方法,新手如果想嘗試不同的重訓方法,建議還是從超級組開始練習
3. 什麼是遞減組?訓練目的&原理
遞減組,Drop sets,簡單來說就是不斷降重、減少的訓練方式
而遞減組比較常被用在小肌群、單關節動作上,當然!多關節動作也有,但比較少見
傳統練法為:做完一組12下 → 休息 → 再做下一組12下
而遞減組的方法則不同,Ex:10公斤側平舉10下 → 7.5公斤側平舉10下 → 5公斤側平舉10下 → 休息
( 不一定都要做一樣的次數,也可以每個重量都做到力竭 )
遞減組安排方法
通常遞減組都會安排在你想要加強的肌群上,一般來說,我都會放在練肩、練三頭肌的時候使用
基本上,遞減組的適用範圍很廣,但不建議每個動作都做遞減,你可以選1~2種動作做遞減組就好
通常我不會把遞減組擺在太前面,而是放在大重量複合式動作後,因為這時你的目標肌群已經差不多都充血了
遞減組優缺點
# 優點
- 簡單好上手
- 可以用來加強弱項肌群
- 不需要記得太繁瑣的步驟
- 可以增加代謝壓力 (肌肥大)
# 缺點
- 花費時間長
- 不適合擺在太後面,會沒力做
- 使用啞鈴的話,一次要用好幾顆
- 做到越後面會越沒力,有動作跑掉的風險
※ 一般來說,都只會做遞減組,不會做遞增組,因為從輕到重連續做的話,反而會更快沒力 (神經適應)
4. 超級組、巨人組、遞減組哪一個比較好?比較分析
超級組 | 巨人組 | 遞減組 | |
英文 | Super sets | Giant sets | Drop sets |
難度 | ⭐⭐⭐ | ⭐⭐⭐⭐ | ⭐⭐ |
動作 | 一組兩種動作 | 一組四種動作 ↑ | 一組一種動作 |
次數 | 8~12下 (種) | 8~12下 (種) | 8~12下*遞減 |
組數 | 3~4組 | 3~4組 | 3~4組 |
優點 | 省時間 | 強度高 | 代謝壓力大 |
缺點 | 新手不適合 | 容易訓練過度 | 越後面,動作越容易跑掉 |
建議肌群 | 單關節、大肌群 | 同一個肌群 | 單關節、小肌群 |
你可以發現,不論是超級組、巨人組、遞減組,所有的重訓方法依然是遵照8~12下 / 3~4組的規則來走
並沒有說今天我做的訓練強度比較高,所以組數、次數就少一點!如果你的目標是肌肥大,那就應該好好把訓練做完
且這些訓練模式都比較適用於增加肌肉量,不適合用於增加力量,畢竟做這麼多變化、動作,相信你也無法持續使用大重量訓練
這些健身方法的原理、安排方法、優缺點,我都在上面比較給你看了,剩下就交由你評估,選擇出最適合你的訓練方法
5. 更多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其他肌群訓練
- 【2022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2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2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2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2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2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- 【2022】臀部訓練全攻略:微笑曲線、蜜桃臀好難練?6招讓你屁股又圓、又翹!
- 【2022】腿部訓練全攻略:腿練不大?線條不明顯?5招練腿秘訣+13個動作
啞鈴訓練系列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啞鈴側平舉|動作指南】飛鳥肩膀痛?中束沒感覺?一招解決所有問題,肩膀舒服沒煩惱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- 【伏地挺身|動作指南】正確5步驟教學,別再犯這些錯誤!手肘角度、姿勢大解析
- 【棒式|動作指南】你知道棒式不能練腹肌、減肥嗎?6種變化任你挑選!
- 【波比跳|動作指南】聽說會傷膝蓋?這是迷思嗎?燃脂、減肥最佳運動
- 【羅馬尼亞硬舉|動作指南】RDL完整教學!教你如何正確發力、下背不代償
- 【橋式|動作指南】徒手就能練出翹臀!腰好酸、屁股沒感覺?5步驟完整教學
- 【反向划船|動作指南】找不到感受度?手很酸?三招讓你找回背肌發力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
訓練菜單
- 【啞鈴訓練菜單】啞鈴+臥推椅!20項全身動作攻略,在家也能輕鬆健身
- 【徒手健身菜單】在家也能練好練滿!12項全身居家健身動作,新手也適用
- 【彈力帶訓練菜單】22種精選動作推薦!一條彈力帶就能在家輕鬆練全身
- 【Cable訓練菜單】只需要一台滑輪機就能練全身?24種精選動作推薦給你!
- 【2022】壺鈴訓練菜單:認識壺鈴9大動作,組合變化多!15種動作隨你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