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基礎代謝率是什麼?
- TDEE是什麼?
這集將分別介紹,讓你知道兩者的關係。
再來說哪裡重要(三大消耗途徑),才計算。最後教你怎麼用。
👉 【即食雞胸推薦】9步驟教你怎麼挑選,便宜、高蛋白質的5款CP值超高雞胸肉
內容目錄
1. 減肥為什麼要計算總消耗、基礎代謝率?
無論透過什麼方式,想要成功減肥,你一定要做到:
熱量赤字:總消耗>總攝取
因此,你必須先估算出自己的「每日總熱量消耗(TDEE)」再來吃
否則平常小心翼翼的計算「總熱量攝取」就沒意義了啊!
2. 總消耗TDEE 與 基礎代謝率BMR 介紹
每日總熱量消耗 (TDEE)
簡單來說:人體一整天消耗掉的全部熱量。
TDEE=基礎代謝消耗+活動消耗+攝食熱消耗
TDEE的組成
身為一個人類,你只有三種途徑來消耗身體熱量:

- 基礎代謝(BMR):佔總消耗熱量最大比例65~70%
- 身體活動(TEA):身體動作的消耗。佔總消耗15~30%
- 食物的熱效應(TEF):身體消化食物的消耗。佔比最小,約10%
由圖可見,基礎代謝率正是決定TDEE的一大關鍵!
基礎代謝率 (BMR)

超直白的翻譯:躺著不動一整天,身體也會消耗的熱量。
不僅佔了總消耗65~70%,更是一個你可以積極提升的項目!
(一般來說,肌肉量越大,基礎代謝率也會越高)
了解完理論,下面就讓我們開始計算吧!GOGO
3. 如何計算BMR、TDEE?公式與計算器
想算出你的總消耗(TDEE),必需要先知道基礎代謝率(BMR)。如以下兩步驟:
- 透過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性別,估算出「基礎代謝率BMR」
- 再根據這個數值和每日勞動程度,推算出「總熱量消耗TDEE」
雖然只是一個參考用的估算值,但已足夠給予飲食方向。
後續可以再經由實際執行,來去修正數據。至少,你不會再亂亂吃啦!
基礎代謝率(BMR) 計算公式:
- 女性:10x體重(kg)+6.25x身高(cm)-5x年齡(歲)-161
- 男性:10x體重(kg)+6.25x身高(cm)-5x年齡(歲)+5
總熱量消耗(TDEE)計算公式:
每日勞動程度*BMR
- 久坐:1.2*BMR (幾乎不運動)
- 輕度:1.35*BMR (每周1-3天)
- 中度:1.5*BMR (每周3-5天)
- 高度:1.75*BMR (每周6-7天)
- 超高:2.0*BMR (工作、休閒都在動)
紀錄好你的數值,我們接下來就要學會運用它!
4. 算出TDEE後,如何運用在減肥飲食?
還再對減脂飲食一頭霧水,不知道如何開始嗎?
以下三步驟,帶你一次學會用TDEE設定飲食目標:
Step1. 設定目標熱量:以±300~500為基礎
舉例來說,我的 TDEE 估算值為 2500 大卡
那我就會先以 2200 or 2000 當作一開始的目標
(當然,如果想要增肌就變正的 2800 or 3000)
Step2. 分配三大營養素: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
第一,蛋白質,按照訓練與體重。
一個不運動的正常人,每日至少也要攝取到 0.8-1倍體重 的克數
進行有氧訓練者(耐力),可以吃到 1-1.5g體重。而力量訓練(健美、舉重),則可以吃到 1.5-2.5g體重
第二,脂肪,按照整體比例。每日攝取總熱量的15%-35%。
對!減肥還是要吃脂肪,人體需要它!
第三,碳水,補足剩下的熱量。

Step3. 階段性持續調整
事實上,你所估算的TDEE可能有著非常大的誤差
因此在你進行1-2週之後,如果觀察體重沒有增減,就需要調整TDEE數值
調整方式也非常簡單~
舉例A:我的體重70kg,TDEE 2500,目標 2000。結果一週後發現,體重減的太快,饑餓感太重,就是吃太少了!試著修正成 2100 or 2200。
舉例B:體重55kg,TDEE 2200,目標 2700。過一兩週,體重增的太快,就是吃太多了!可以修正成 2500 持續觀察。
補充:健人蓋依的TDEE講解影片
影片內會帶你了解TDEE的實際操作&案例
5. 為什麼重量訓練可以加速自然減肥?

前面有提到,人體只有三種方式消耗能量
其中的攝食熱效應(TEF),並不會因為少量多餐而有提高
那你能藉由努力來提升消耗的,就剩下基礎代謝和身體活動
而「重量訓練」剛好可以讓你在這兩點上,具備大幅度的成長!
當你舉起重量的時候,身體需要消耗比跑步更多的能量
除此之外,你長出的每一克肌肉,都會幫你提升基礎代謝率
運動時的大量活動,休息時的高度基礎代謝。
這種雙重減脂的魔力,還不開練真是棒槌啊!
6. 更多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其他肌群訓練
- 【2021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1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1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1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1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1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