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的槓片有很多種,主要可以依照材質、用途來區分,但你知道該怎麼區分嗎?
每種槓片的「規格、特性」都不同,也都各有優缺點,你可能有以下的問題:
- 什麼槓片比較適合我?
- 不同槓片的特性要怎麼區分?
- 槓片買來會有很重的味道嗎?
- 槓片跟槓鈴、史密斯吻合嗎?會不會裝不進去?
在本文中都會好好為你一次解答哦!
內容目錄
1. 什麼是槓片?什麼時後會用到?

槓片 (Plate),指的是裝在槓鈴上,且具有一定重量的圓盤 (市面上當然也有不同形狀的槓片!在此為統稱)
一般來說,槓片可分成:1.25公斤 / 2.5公斤 / 5公斤 / 10公斤 / 15公斤 / 20公斤 / 25公斤,以上為最常見的重量
雖然說都叫槓片,但根據不同的用途、材質、規格,還是可以從中分成非常多種槓片,而這也是本文的介紹主軸
槓片一般會被用來:
- 加裝在槓鈴上
- 手持槓片訓練
當然也有人是拿槓片來墊腳的~XD
不過不同種類的槓片,就會有相對應的用法,胡亂使用可是會減短槓片壽命的!
市面上主要可以用來「裝在槓鈴上」的槓片總共有五種,底下為你詳細介紹 ↓
2. 槓片分成哪幾種?材質有哪些?
首先,先來和你介紹依據「材質」,槓片可以分成哪5種:

水泥槓片 | 鑄鐵槓片 | 鑄鋼槓片 | 包膠槓片 | PU槓片 | |
材質 | 水泥 | 鐵 | 鋼 | 橡膠 | 聚氨酯 |
價格 | 低 | 低 | 高 | 中 | 中 |
用途 | 一般健身 | 健力、健身(old school) | 健力、競技槓片 | 舉重、一般健身(健身房) | 舉重、一般健身(健身房) |
優點 | 1. 幾乎都是自製 2. 價格最為便宜 | 1. 價格便宜 2. 厚度薄 | 1. 厚度薄 2. 不易變質 3. 比賽用 | 1. 耐摔 2. 不易變質 3. 碰撞安靜 | 1. 最耐用 2. 碰撞安靜 3. 沒什麼味道 |
缺點 | 1. 不耐摔 2. 重量不準確 3. 用久容易剝落 | 1. 不耐摔 2. 碰撞聲音大 3. 外層烤漆易剝落 | 1. 價格貴 2. 不好拿取 3. 體感重量更重 | 1. 味道較重 2. 厚度厚 | 1. 厚度厚 2. 有些不耐摔 |
1) 水泥槓片
英文:Concrete Plates

所謂的「水泥槓片」,簡單來說就是由水泥所製成的槓片,因為是透過灌模製作而成,因此重量也比較不準確
水泥槓片還有另一個特點:「相同重量下,體積會比其他槓片大」,因為水泥的密度比鐵小,所以要達到一樣的重量就需要更大的體積
因此,水泥槓片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是有點不方便的,加上水泥也不耐摔,用久也會有水泥剝落的現象,可能不太會是你選擇槓片的第一首選
但優點就是價格非常便宜!你也可以自己在家自製水泥槓片,相信家裡有老一輩以前有在健身的,家裡一定都少不了水泥槓片的存在~
目前市面上比較沒有人在販售水泥槓片,因此如果真的有需求的朋友,建議可以到轟菌大聯盟發文問問看哦
2) 鑄鐵槓片
英文:Iron Cast Plates

「鑄鐵槓片」,就是由鐵所鑄造而成的槓片,製造手法通常比較粗糙,有些槓片可能會刮手,但現在也有品質很好的鑄鐵槓片!
鑄鐵槓片的厚度通常也不會太厚,但大多的鑄鐵槓片表面還是有刻紋,因此抓握上還算可以接受的範圍內,只是表面通常也較光滑
因為鑄鐵槓片外層並沒有多一層材質的保護,因此也比較不耐摔,用久了也會有外層烤漆剝落的現象,但不影響實際使用上的體驗
鑄鐵槓片最大的,缺點就是拿取時的碰撞聲響「會非常的大」,對於害怕噪音的朋友可能就要好好考量一下了
但因為鑄鐵槓片較便宜,同時也有old school的感覺,因此還是深受一派健人的喜愛
3) 鑄鋼槓片
英文:Steel Cast Plates

「鑄鋼槓片」和鑄鐵槓片最大的不同,就在於鋼更為堅固,有些廠商會特別強調自己的槓片是「鋼」所製造的
因為韌性、材質都比鐵還要來的好,因此自然也會被用來製作一些健力、競技等「非常講究槓片好壞」的專用槓片
價格上會比鑄鐵槓片再來的高一些,因為是鋼製的,因此也比較不容易有生鏽的問題,耐用度上又再提升一個層次
鋼製的槓片通常表面的刻紋又會再更少了,因此在拿放的時候也要特別小心,不過整片槓片比較不會有毛邊、刺手的問題
4) 包膠槓片
英文: Bumper Plates

所謂的「包膠槓片」,簡單來說就是在原本的槓片外,再多加上一層橡膠的包覆,內層有可能是鋼、鐵、水泥
其實包膠槓片又可以算是原本槓片的升級版,因為多了一層橡膠可以保護,因此也比較耐摔、耐用
但最大的缺點就是橡膠味道會很重!剛買來時都不建議馬上使用,可以放在通風處幾天,甚至是一兩個月後再使用
厚度上相對鑄鐵、鑄鋼的槓片也會來的更厚,因為耐摔,因此非常適合練習大重量健身的朋友們購買,價格也親民
(也是有味道不重的包膠槓片哦!上述只是以普遍來說)
5) PU槓片
英文:PU Bumper Plates

「PU槓片」和包膠槓片的不同,在於外層的材質,PU槓片是由「PU聚氨酯」所包覆的,味道上來說也會淡掉不少
很多人會推薦PU槓片的原因,就在於味道實在是比一般的包膠槓片好太多了,因此更適合作為居家訓練使用
基本上PU槓片的特性和包膠槓片相似,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氣味重不重了,而PU槓片使用時也要特別注意,盡量不要用摔的
「PU槓片」和「包膠槓片」也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因為他們的厚度較厚,因此想做大重量訓練的人,可能會有槓鈴不夠裝的問題!
所以有大重量訓練需求的人,建議還是購買鑄鐵、鑄鋼槓片為主
總結
一般來說,幾乎完全不能摔的槓片,不外乎就是水泥、鑄鐵、鑄鋼的槓片了,因為材質的關係 (健力槓片可以輕摔,但也不建議重摔)
而可以用來摔的槓片則有:包膠、PU槓片,不過這只是大部分,建議還是詢問廠商,或是看有沒有註明可摔
除非是標明「舉重專用」的槓片,否則一率都「不建議做出過頭摔槓」的動作,因為這樣很容易縮短槓片壽命
對於「一般鑄鐵槓片」和「包膠槓片」放槓時的聲響有疑慮的朋友,可以參考 ↓
( 另外還有「電鍍」的槓片,不過比較少人賣,而且也比較不實用,多用於啞鈴片上 )
3. 槓片有哪些顏色?價格有差別嗎?
槓片的顏色,究竟會不會影響價格?這也是我個人非常好奇的,就來讓我告訴你吧!

市面上的槓片顏色有非常多種,你可能有看過整片黑色的槓片、顏色繽紛的槓片,甚至是有花紋點綴的槓片
以下就來和你聊聊這些槓片的差別:
- 競技槓片
- 全彩槓片
- 全黑槓片
- 無印槓片
競技槓片 | 全彩槓片 | 全黑槓片 | 無印槓片 | |
特點 | 1. 中間有鋼環 2. 每個公斤有相對應顏色 | 1. 顏色多樣 2. 每家顏色不一樣 | 1. 整片黑色 2. 有消光版 | 1. 客製化 2. 上方無logo |
優點 | 1. 耐用 2. 重量準確 | 1. 顏色多樣 2. 價格便宜 | 1. 最多人使用 2. 價格便宜 | 1. 質感佳 2. 客製化 |
缺點 | 1. 價格昂貴 | 1. 重量誤差大 | 1. 顏色單一 | 1. 須提出要求 |
價格 | 高 | 中 | 低 | 低 |
1) 競技槓片
英文:Competition plates

「競技槓片」最大的特點是:顏色有相對應的公斤數,且槓片中間有一圈鋼環,整體槓片的結構非常的穩固
所謂的競技槓片,就是指舉重、健力比賽所使用的標準槓片,分別通過IPF、IWF的認證,可以安心使用!
競技槓片中,顏色所對應的公斤數:
- 紅色:25公斤
- 藍色:20公斤
- 黃色:15公斤
- 綠色:10公斤
- 白色:5公斤
以上是最常使用到的公斤數,較不常被比賽使用的公斤數槓片,在此不多作介紹
競技槓片因為顏色多樣,中間有鋼圈設計來加強結構,重量誤差更不超過0.01公斤,因此價格也非常的昂貴
2) 全彩槓片
英文:Coloured plates

「全彩槓片」簡單來說就是整片彩色的槓片,和競技槓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「鋼圈的有無」,因此全彩槓片相對結構較弱
因為全彩槓片的價格比競技槓片便宜許多,又加上顏色多樣,因此深受許多HomeGym族的喜愛
但全彩槓片有個缺點,通常全彩槓片都是由橡膠製成,因此味道也會比較重,需要多放置幾天通風處
顏色方面,其實每家廠商所製造的全彩槓片顏色都不一定,所以比較沒有參考的依據
3) 全黑槓片
英文:Black plates

「全黑槓片」因為不需要各種顏色橡膠的製作,因此價格比較便宜,但同時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!簡約風格
全黑槓片一樣也是橡膠製成的,因此有些槓片買來的味道也會比較重,建議放置通風處幾天再使用,對身體也比較好
因為整片槓片都是黑色的,因此比較難透過顏色去判定槓片重量,通常都要藉由「厚度」來判斷,越重的當然就越厚
4) 無印槓片
英文:Non-Logo’d black plates

「無印槓片」就是指整片都是黑色的槓片,且上面也沒有印製任何的logo,價格也相當的親民
有些廠商在購買時,你可以特別和他們提出要「無印版」的要求,這點還要事先詢問才能知道
對於想要追求樸素槓片的你,這款無印槓片絕對是首選,質感看上去也非常的好,甚至還有廠商做消光版的
總結
通常顏色越多樣的槓片,價格就越高,但比賽專用的競技槓片又更為昂貴了
對於有無印版槓片需求的人,通常廠商不會事先標明,必須要你親自詢問才會知道
4. 全膠槓片 vs 手抓槓片
再來是依據槓片的「設計」,主要可以分成兩種槓片:

1) 全膠槓片

「全膠槓片」顧名思義就是整片都包膠的槓片,唯一可以抓握的就是槓片中間的孔洞、槓片的四周
因此在抓握上比較不方便,但結構上相對比較耐摔,競技槓片都是這種全膠槓片,為了確保使用上的安全
2) 手抓槓片

「手抓槓片」顧名思義就是槓片中間有設計可以抓握的部分,最常見的就是這種三孔式的槓片
在抓握、拿取槓片上非常的方便,但相對結構上就比較薄弱,不適合用來摔槓!
5. 槓片有哪些規格?每種都適用嗎?
接下來要和你聊聊槓片的「規格」:

在選擇槓片時,除了槓片的種類、外觀是你挑選的依據,「規格」更是你要注意的:
- 厚度
- 孔徑
- 外徑
- 公斤數
#1 槓片厚度

槓片的厚度,會隨著不同種類的槓片而有不同,通常越厚的槓片越不方便於拿取、裝卸
綜合所有的槓片,其厚度:舉重競技槓片 > 包膠槓片 = PU槓片 > 健力競技槓片
( 因為水泥槓片大部分為自製,因此厚度不列為評比項目 )
舉重槓片、一般健身用的PU槓片、包膠槓片,通常都會隨著公斤數的增加,而厚度變厚
健力槓片則是每個公斤數的厚度都一樣,目的是為了要讓槓鈴可以裝進更多的槓片
#2 槓片孔徑

槓片的孔徑攸關「槓片是否裝的進槓鈴中」,因此槓片的孔徑可以說是最需要注意的點!
一般標準槓專用的槓片孔徑為50mm,也就代表說小於50mm就會裝不進去,大於50mm太多就會很鬆
因此在購買槓片時,必須特別注意一下官方所公佈的槓片孔徑大小,通常51mm左右都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
有些槓片孔洞的內層也會有烤漆,如果槓片裝進去時太緊,可以試看看把槓片孔洞內層的烤漆刮除
#3 槓片外徑

所謂的「槓片外徑」,簡單來說就是整個槓片的直徑,通常公斤數越大,槓片的外徑也會越大
基本上所有槓片25、20公斤的外徑都差不多,只有15、10、5公斤的槓片,有些廠商會出外徑比較小的款式
不論槓片的外徑大小,使用起來的重量都會是一樣的,例如:外徑300mm的10公斤槓片外徑、200mm的10公斤槓片
如果你比較常做一些地面動作:硬舉、划船,建議你買外徑大一點的槓片,這樣也有助於增加人與地面的高度
如果你比較常做一些上肢的訓練:肩推、臥推,建議你買外徑小一點的槓片,這樣重量上也比較集中
#4 槓片公斤數

槓片的公斤數不是都標示在槓片上了?為什麼我還需要注意槓片的重量?
理由其實很簡單,有通過IPF、IWF認證的槓片,重量誤差都不超過0.01公斤
但沒有認證的槓片呢?通常鑄鐵、水泥的槓片,重量誤差都會比較大,品質差的更不用說了
所以建議在選擇槓片時,還是以評價好、你有聽過的槓片為主,盡量不要買來路不明的便宜槓片
6. 槓片常見問題 Q&A
以下要來為你解答幾個比較常見的槓片問題:

Q1:槓片買來很臭,我該怎麼做?
有些橡膠製的槓片,買來時可能味道會比較重,但味道是很主觀的東西,在此不多做評論
建議你可以用稀釋過的漂白水,擦拭你買來的所有槓片,外緣、細節都不要放過!
或是將槓片放在通風處1~2個禮拜再拿到室內使用,也可以使用橡塑保養劑在槓片表面
不過要提醒你的是,槓片買來多少都會有味道,別因為槓片有味道就覺得是品質很差的槓片!
Q2:有推薦的槓片購買通路嗎?
的確有幾個,我個人認為品質不錯的槓片賣場,以下推薦給你,但不做任何保證
基本上大廠牌的槓片,品質都非常的好,但要特別注意一下官網有沒有標明製造地
有些大廠還是會委推中國代工的!現在市面上幾乎90%的槓片都是從中國代工的
Q3:其他的器材選購
- 【HomeGym】五大可調式啞鈴推薦:NUO 232、U50該選哪一個?台灣品牌?
- 【Homegym】可調式槓鈴到底值不值得買?功能、優缺點分析!3款推薦
- 【Homegym】可調式壺鈴推薦:訓練多變、不佔空間的好選擇!6種動作變化
- 【HomeGym】臥推椅全攻略:TOP-5推薦,多功能健身椅真的實用嗎?
- 【HomeGym】四大多功能訓練機推薦:G6 vs S109居家健身一台打天下(飛鳥、史密斯)
- 【Homegym】深蹲架攻略:6大種類一次了解!價格、品牌該怎麼選?
- 【HomeGym】槓鈴攻略:規格、種類、價格怎麼選?14種槓鈴任你挑!
- 【HomeGym】優質健身地墊推薦:優力、呈峰該選哪一個?我適合哪一款?
7. 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各大肌群訓練
- 【2021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1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1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1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1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1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啞鈴側平舉|動作指南】飛鳥肩膀痛?中束沒感覺?一招解決所有問題,肩膀舒服沒煩惱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- 【伏地挺身|動作指南】正確5步驟教學,別再犯這些錯誤!手肘角度、姿勢大解析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