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說,健身訓練、動作上是有它的專業、技術性在的,但關於「執行」健身這件事
一直以來,漢克都不認為是一件多麼複雜、困難的事,只是很多人習慣把專業術語掛在口邊罷了
在決定要開始減肥、踏入健身房之前,漢克整理了7個現代人最常見健身的迷思
相信破除這些舊有的傳統觀念,對於正開始接觸健身的你,甚至想嘗試看看的人,都能有所幫助!
Table of Contents
健身常見迷思#1 想減肥,只要瘋狂吃蛋白質就好
身為現代一員的你,相信曾經看過不少關於吃太多澱粉、吃太多飯會導致身體變胖的新聞吧
那麼,既然減肥澱粉需要少吃,那我就多吃一些蛋白質就好啦!
很開心你願意在自己的飲食上做出一大改變,但事實是「想減肥,最好飲食均衡」
並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叫所謂的不健康、吃了一定變胖,而是「量」的問題,只是許多消息習慣帶動風象,誤導大家的觀念
那麼,瘋狂吃蛋白質,甚至完全不吃碳水有哪些壞處呢?
自古以來,我們人類的身體都是習慣以「碳水」為主要身體能量來源的,包括任何的消化代謝、身體活動
澱粉吃太少的壞處,除了會讓你容易肚子餓,後續引發爆吃外,更有可能導致身體許多功能無法正常運作
總歸一句:「只要你是想追求健康生活、健康體態的,就應該飲食均衡」,而非極端的飲食方法
健身常見迷思#2 運動有流汗就代表身體正在燃脂
相較整天坐在辦公室,甚至懼怕流汗的朋友來說,肯讓自己運動、流流汗已經是一件很健康的事了!
的確,流汗有助於將身體的廢物排出,增加體內的循環,甚至有讓精神變得更好的跡象
但終究還是要面對現實,難道有流汗就代表身體正在燃脂了嗎?其實未必,大多數只是水分的流失而已
因此大量流汗後,或許你會發現體重下降了,一但你開始進食後,體重又會恢復到平常的狀態,正是因為水分的重量所致
👉 【健身房有氧器材|完整攻略】13種常見器材使用教學!2023減肥、減脂就靠它
健身常見迷思#3 體重機上的數字快速下降,代表變瘦了
「快速」下降體重,並不是一件人體正常的行為,甚至你必須開始懷疑,到底這些體重跑去哪了?
人體由70%的水分組成,體重快速下降極有可能是因為水分的大量流失,其次則是肌肉量的減少
漢克看過太多身邊朋友的例子,體重明明減少了10幾公斤,但為什麼身材看起來卻一點改變都沒有 (還有點變老的跡象
肌肉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,正常減少體脂肪的速度,是一周減少0.5~1公斤
延伸閱讀 👉 減肥飲食第一招!先計算總熱量消耗(TDEE)&基礎代謝率(BMR)
健身常見迷思#4 健身房中,知道的器材摸過一輪就算練過了
接下來要準備進入正式訓練了,健身房中眼花撩亂的器材讓你不知所措,所以只好找幾個看起來順眼的摸過一遍
我相信這是不少人第一次進入健身房的心態,因為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
有這樣的摸索,漢克認為很好,至少你跨出了第一步,但你不能把這種行為視為健身永遠的途徑,它只是一個過程
如果你今天的健身目的是為了健康、身材、肌肉量… ,那麼有目的的健身就叫「訓練」,它是一種有計畫性的活動
否則,很有可能練了好幾年,身材依然停留在新手階段,試著更有系統的規劃健身課表,才是長遠之道
👉 【健身入門】新手該如何從零開始健身?要練哪些動作?注意哪些事情?正確方向
健身常見迷思#5 重量往上增加會變太壯,輕重量練就好
輕拿輕放是健身中最高境界的禮儀,但「拿的太輕」可就對不起自己的身體了
我們人體的肌肉、骨骼、神經都對壓力 (重量) 起反應,且人體是會習慣外在壓力的
一但身體習慣你目前所使用的重量後,進步便會開始停滯,這不管是對於健康、減肥來說都是一大關鍵
能夠持續進行、持續改變下去,才會讓你更有動力繼續健身計畫,至於「練太壯」這件事,我想,是不必擔心的
👉 【訓練重量|新手系列】健身新手該如何挑選使用重量?槓鈴、啞鈴皆通用!
健身常見迷思#6 一定要使用某種器材、某種動作才能變壯
健身就是一定要用自由重量:啞鈴、槓鈴這些練,才能練的好啊!不不不… 應該用固定式器材比較安全
那麼,剛接觸健身的你,到底該怎麼挑選器材呢?其實並沒有哪一種器材才是最好的
而是哪一種器材最適合你、你練起來最有感覺、成就感的,那麼就是好器材!
不要被器材迷思給綁架,健身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、困難
👉 【新手篇|健身房器材指南】25種健身房常見器材使用教學!不必再害怕自己練
健身常見迷思#7 直接模仿別人的訓練菜單就好
最後一個健身的常見迷思,就是隨意模放網路上巨巨們的訓練菜單
每個人的健身年資、骨骼結構、身體狀況… 都一定會有個體差異,不太可能有一個菜單是適合所有人的
必須根據自身的狀況去設計出專屬於自己的健身菜單,才是既安全又能穩定進步的依據
胡亂模仿除了可能導致受傷外,還有可能是你健身遲遲無法進步的主因之一
更多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其他肌群訓練
- 【2022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2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2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2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2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2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- 【2022】臀部訓練全攻略:微笑曲線、蜜桃臀好難練?6招讓你屁股又圓、又翹!
- 【2022】腿部訓練全攻略:腿練不大?線條不明顯?5招練腿秘訣+13個動作
啞鈴訓練系列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啞鈴側平舉|動作指南】飛鳥肩膀痛?中束沒感覺?一招解決所有問題,肩膀舒服沒煩惱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- 【伏地挺身|動作指南】正確5步驟教學,別再犯這些錯誤!手肘角度、姿勢大解析
- 【棒式|動作指南】你知道棒式不能練腹肌、減肥嗎?6種變化任你挑選!
- 【波比跳|動作指南】聽說會傷膝蓋?這是迷思嗎?燃脂、減肥最佳運動
- 【羅馬尼亞硬舉|動作指南】RDL完整教學!教你如何正確發力、下背不代償
- 【橋式|動作指南】徒手就能練出翹臀!腰好酸、屁股沒感覺?5步驟完整教學
- 【反向划船|動作指南】找不到感受度?手很酸?三招讓你找回背肌發力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
訓練菜單
- 【啞鈴訓練菜單】啞鈴+臥推椅!20項全身動作攻略,在家也能輕鬆健身
- 【徒手健身菜單】在家也能練好練滿!12項全身居家健身動作,新手也適用
- 【彈力帶訓練菜單】22種精選動作推薦!一條彈力帶就能在家輕鬆練全身
- 【Cable訓練菜單】只需要一台滑輪機就能練全身?24種精選動作推薦給你!
- 【2022】壺鈴訓練菜單:認識壺鈴9大動作,組合變化多!15種動作隨你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