啞鈴側平舉,三角肌訓練的的經典必學動作No.1!許多健身小白可能會有疑問:
- 側平舉時,手到底要怎麼握啞鈴比較好?
- 側平舉時,手要抬多高?下放又該多低?
- 為什麼側平舉容易讓你肩夾擠?肩膀會不舒服?
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,卻也有非常多細節要注意!這集動作指南,將帶你完整學會啞鈴側平舉~
Table of Contents
啞鈴側平舉 TOP3精華 搶先看!!!
在側平舉的訓練過程中,腦海裡可以記住這三點精華:
- 肩胛不鎖死,斜方不代償
- 手掌握啞鈴,手肘帶啞鈴
- 感受度第一,動作行程第二
把這些精華變成小口訣,更容易在訓練中提醒自己
繼續往下看,更詳細的啞鈴側平舉介紹&教學 ↓
1. 側平舉 動作介紹&訓練部位
側平舉,Dumbbell Lateral Raise,指的是手抬啞鈴至水平的啞鈴側平舉,是針對三角肌的訓練動作 (三角肌訓練全攻略)
側平舉是針對三角肌中束的訓練動作,能讓你的肩膀看起來更凸,是三角肌的必練經典動作之一,重力和施力方向呈現垂直的上肢拉動作
側平舉主要使用到的部位是三角肌中束,需要全身性的穩定,根據不同的握法,可以刺激到不同的三角肌肌束
另外,還有經常被忽略的,腿部做穩定,核心腹部做收緊,身體略為前傾、保持穩定不晃動
2. 啞鈴側平舉 vs Cable側平舉
啞鈴側平舉,和Cable側平舉比起來,哪一個增肌效果比較好呢?
事實上,兩者各有優勢
啞鈴很自由,可以加入很都角度的變換,但下放至底部時張力較小
Cable軌跡較固定,全程都可以保有張力,但無法做太重的重量
啞鈴側平舉 | Cable側平舉 | |
活動範圍 | 較大 | 較小 |
活動穩定 | 較低 | 較高 |
操作重量 | 較重 | 較輕 |
動作優勢 | 1. 追求不同角度 2. 大重量訓練 | 1. 追求全程張力 2. 細節訓練 |
適合族群 | 追求重量 居家健身 | 追求張力 力竭訓練 |
以新手來說,我認為「啞鈴側平舉」相較於「Cable側平舉」更適合新手練習,從上面的比較看起來,Cable側平舉好像比較穩定
但Cable所帶來的張力,個人認為其實並不適合新手來操作,有時候甚至只有一片槓片的張力都還是太大,最後變成是斜方肌在代償
而啞鈴側平舉雖然看似不穩定,但建立在適當的重量、正確的姿勢之下,你一定可以透過啞鈴側平舉來讓你的肩膀變的更寬、更凸
3. 啞鈴側平舉5步驟動作教學
這集的重點,Focus在啞鈴側平舉的教學上,主要有5個步驟:
- 挑選一個適合的啞鈴側平舉重量
- 選取適合自己的啞鈴握法
- 身體略微前傾,幫助穩固身體
- 3種不同的啞鈴側平舉角度選擇
- 保有張力的情況下,舉至適當的高度,控制下放速度
Step1. 挑選啞鈴,如何選擇啞鈴側平舉的重量?
挑選一個可以控制的啞鈴重量,在側平舉過程中,動作能夠執行的標準
平常沒有健身習慣的新手,建議可以從 單手2~7%體重 開始練習。例如:70公斤的人,拿2~5公斤
如果平常就有運動習慣、勞力活動,建議可以從 單手7~10%體重 開始練習。例如:70公斤的人,拿5~7公斤
你可以發現啞鈴側平舉的使用重量,會比其他肌群的訓練重量來的輕,這是因為三角肌屬於小肌群,不適合一開始就做很重!
如果你是2公斤的啞鈴都覺得很重的,建議可以買一條拉力帶來練習側平舉,接下來的啞鈴側平舉教學一樣適用~
Step2. 啞鈴側平舉,該如何握啞鈴?
這裡推薦2種個人覺得最好的側平舉握法:
- 握在啞鈴的正中間
- 握在啞鈴的後半段
如果你選擇的是「握在啞鈴的正中間」這種側平舉握法,那你接下來在做側平舉時,會比較平均的刺激到三角肌的前、中、後束
如果你選擇的是「握在啞鈴的後半段」這種側平舉握法,那你接下來在做側平舉時,會比較著重在刺激三角肌中束、後束
(1) 握在啞鈴的正中間 – 啞鈴側平舉
(2) 握在啞鈴的後半段 – 啞鈴側平舉
你可以很明顯地看到「握在啞鈴的後半段」這種側平舉握法,在將啞鈴舉至上端時,手會略微往斜上方帶
原因很簡單,因為你是握在啞鈴的後半端,所以重力至然都會集中在前半端,所以側平舉時就會刺激到較多的三角肌中束、後束
Step3. 身體站姿,啞鈴側平舉時需要身體前傾嗎?角度多少?
依據個人的側平舉經驗,我不建議在做啞鈴側平舉時,身體站的太直
廢話不多說,先給你看看「身體直立」和「身體前傾」的啞鈴側平舉差異:
(1) 身體直立 – 啞鈴側平舉
因為你的身體站的很直,所以在做側平舉時「肩膀的移動軌跡」也會和你的肩關節是垂直的,也就代表會產生很多關節摩擦
這樣做啞鈴側平舉久了之後,對那些關節活動度較差的人來說,就會產生所謂的「肩夾擠」,也是很多人做側平舉的致命傷!
但這種「身體站的很直」的啞鈴側平舉也不是錯誤的動作,只是受傷的風險會比較大,建議活動度較好的人再去嘗試看看
而且這種啞鈴側平舉站姿也有一個缺點,就是當你快力竭,或是使用大重量時,很容易出現聳肩、身體晃動的代償
(2) 身體前傾 – 啞鈴側平舉
而這種「身體略微前傾」的啞鈴側平舉,因為你已經事先將你的屁股往後、上半身向前傾的,一前一後的力量剛好可以幫助你穩固身體
即使你在側平舉時已經快力竭了,身體代償晃動的幅度也不至於到太嚴重,但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做側平舉時,腹部核心要收緊、穩固身體
至於身體前傾的角度到底要多少比較好?個人認為也不要過度的前傾,啞鈴側平舉的身體前傾角度大約在20~30°即可
如果今天你的身體前傾角度太大,甚至已經到>45°的角度,這樣重心反而會轉移到你的三角肌後束、背肌,這樣就失去側平舉原本的用意了!
Step4. 在做啞鈴側平舉時,手腕一定要低於手肘嗎?
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最多人有的疑問,同時也是攸關你在做啞鈴側平舉時「是否有感受度」的關鍵!
啞鈴側平舉的操作方法,我會分成3種:
- 內旋:手肘高度 > 手腕
- 平舉:手肘高度 = 手腕
- 外旋:手肘高度 < 手腕
在這裡一樣用影片比較的方式呈現給你看,關於這三種啞鈴側平舉的角度差異 ↓
(1) 內旋 – 啞鈴側平舉
「內旋」啞鈴側平舉,顧名思義就是在側平舉時,將你的肩膀向內旋轉,最終行程手肘位置高於手腕的側平舉
而這也是非常多人喜歡做的啞鈴側平舉方式之一,我個人也是都用這種內旋式的啞鈴側平舉來練我的三角肌中束
這種內旋啞鈴側平舉,會刺激到比較多的三角肌中、後束,但個人認為內旋的角度不宜過大,否則很有可能造成肩夾擠
(2) 平舉 – 啞鈴側平舉
這種「平舉式」的啞鈴側平舉是最傳統的方式之一,不需要很多的技巧,只需要將你的整隻手在上舉的過程中「盡可能的維持平行」
但從影片中,你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到「側平舉至頂端時」斜方肌其實還是被徵召到很多,而且肩夾擠的風險可以說是三種側平舉中最高的!
如果你堅持做這種平舉式的啞鈴側平舉,建議你側平舉的動作行程不要做太滿,只要你的側三角有被刺激到就好,就算只有半程都可以
通常我會把這種啞鈴側平舉,放在最後我快力竭時的輕重量刺激上,動作只做半程,張力完全放在我的側三角上
(3) 外旋 – 啞鈴側平舉
「外旋」啞鈴側平舉,顧名思義就是在側平舉時,將你的肩膀向外旋轉,最終行程手肘位置低於手腕的側平舉
這種側平舉方式,坦白說我是沒有嘗試過,因為將你的手腕位置高於手肘位置,其實是冒著很大的手腕受傷風險的!
但「外旋」啞鈴側平舉確實可以讓你把張力幾乎90%都集中在三角肌中束上,不過重量使用上就要比其他兩種啞鈴側平舉都還要輕
內旋 | 平舉 | 外旋 | |
手肘位置 | 較高 | 相等 | 較低 |
刺激肌群 | 三角肌中束 三角肌後束 | 三角肌中束 三角肌前束 | 三角肌中束 |
動作優勢 | 1. 較不易受傷 2. 斜方不易代償 | 1. 輕鬆易上手 2. 刺激整個肩膀 | 1. 針對中束 2. 重量可用輕 |
動作風險 | 角度不宜過大 | 易有肩夾擠 | 重量不宜過重 |
適合族群 | 1. 健身新手 2. 追求重量 | 1. 健身新手 2. 力竭訓練 | 1. 細節訓練 2. 健身老鳥 |
Step5. 完成一下側平舉,我到底需要舉多高?
上圖為側平舉活動範圍,綠色部分是「對三角肌中束保有張力」的部分,紅色則代表「沒有張力」的部分
只要你能在做啞鈴側平舉時,將啞鈴舉至綠色區塊,再控制下放速度,對抗重力對於三角肌中束的張力,就是有效的側平舉!
當然,你的側平舉高度越接近水平,對於肩膀的張力就越大,但還是建議就自己的狀況去做側平舉高度的調整
不要一味的追求極致的動作行程,這樣只會導致你更快受傷,最後連啞鈴側平舉都練不成了!
4. 啞鈴側平舉3個常見錯誤
感覺在做啞鈴側平舉的時後,肩膀很酸?很不舒服?感受度很差?
以下統整了3個最常見的啞鈴側平舉錯誤,快來檢查看看吧!
❶過度聳肩,斜方肌代償
在做啞鈴側平舉時,會發生過度聳肩的情況,有以下四種原因:
- 手握啞鈴太緊
- 身體站的太直
- 重量使用太重
- 手舉的太高
如果你是第一種「手握啞鈴太緊」,建議你可以想像手只是勾住啞鈴,而主要是由手肘去帶動手部完成側平舉,且每一下側平舉開始前,都先將你的肩膀下沉再開始動作
關於啞鈴側平舉的站姿問題鈴,在前面的側平舉教學Step3提過,建議採取身體向前微傾、屁股向後的預備姿勢,對於側平舉過程的整體穩定性也會提高不少
「重量使用的太重」是很多人做側平舉的通病,我自己也曾犯過這個錯誤,導致我練完側平舉,不但三角肌中束沒感覺,斜方肌還非常酸!
建議選取自己能控制好的啞鈴重量來練習側平舉,等到你越來越熟悉側平舉的動作模式後,再慢慢的往上增加重量
❷身體過度借力,導致感受度不佳
「身體過度晃動」,是很多人做側平舉常犯的錯,這借力技巧只適合在側平舉快力竭時使用,不應該從第一下側平舉開始就一直晃動身體
要改善身體過度晃動的錯誤,除了可以調整自己的側平舉站姿,改成身體略微前傾、屁股向後來穩固身體,還可以配戴健身腰帶來幫助你穩固核心
建議降輕重量,將側平舉的速度放慢,好好的感受每一下側平舉所帶來的肌肉拉扯感,一定能讓你的三角肌中束感受度大大提升!
❸手腕比手肘高,導致肘關節疼痛
會出現這種側平舉的錯誤動作,通常都是因為你太想把啞鈴側平舉到90°,但你的手肘跟不上這個重量,導致只有你的手腕被舉上去
長期這樣下來,一定會導致你的手肘、手腕非常的不舒服,甚至是嚴重的受傷!
為了避免這種錯誤發生,建議你挑選輕一點的重量,先好好把側平舉的動作做好,甚至是舉到70~80°的角度就好
👉 【臥推最佳幫手】7款護腕推薦:保護你的手腕,告別受傷、疼痛!
5. 啞鈴側平舉小技巧:單邊進行
「單邊進行」的側平舉能幫助你更專注在三角肌中束的發力,另一隻手可以按著自己的斜方肌,一方面可以減少斜方肌代償的機會,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哪個角度時,你的斜方肌開始協助發力
重量選擇上一定要比你平常做側平舉的重量還要「輕」,因為你只有其中一邊的肩膀在發力,沒有太多的肌群可以讓你借力
至於要選擇站姿 or 坐姿來進行單邊側平舉呢?個人建議是以「坐姿」為主,因為坐姿側平舉比較沒辦法讓你靠下肢的力量借力,感受度可以更專注在三角肌中束上
最後,建議你可以從你比較弱的那邊開始進行側平舉,像是:我的左肩比較弱,那我就先從左邊開始做側平舉
這樣能幫助你盡可能的減少肩膀兩邊的肌肉失衡,也能強化你肩膀較弱的部分
6. 啞鈴側平舉相關問題-FAQ
最後要來為你解答一些啞鈴側平舉的相關問題:
Q1:側平舉該用站姿?還是坐姿比較好?
個人建議採「坐姿」啞鈴側平舉比較好,一方面是可以減少下肢的借力,另一方面是坐著可以不用一直擔心身體會晃來晃去
但關於側平舉姿勢的選擇,還是要依據個人的習慣為主,只要你能找到側平舉的感受度,且能盡可能的減少其他肌群的代償,就是好的側平舉姿勢
如果你是健身新手,第一次嘗試啞鈴側平舉這個動作,不妨試看看這種坐姿的啞鈴側平舉,一定能幫你更快找到感受度!
Q2:做側平舉的當下不會有感覺,但做完突然覺得三頭很酸?
這是因為你在做側平舉時「手握得太緊」,導致你整隻手臂都在出力,做完側平舉當然整隻手臂都會很酸囉!
建議你在做啞鈴側平舉時,手只要握住啞鈴就好,不要握得太緊,想像要用你的手肘將啞鈴帶起
如果還是覺得你的三頭肌很酸,建議可以配戴拉力帶,幫助你減少手握太緊的情形發生:
Q3:在做側平舉時,到底該不該把肩胛下壓?
關於做側平舉時「肩胛該不該下壓」這個問題,我認為是個人選擇,但有捨一定就有得:
- 下壓肩胛:側平舉全程,刻意將肩胛下壓
- 放鬆肩胛:側平舉全程,肩胛隨動作擺動
如果你選擇的是「全程下壓肩胛」的側平舉方式,建議你舉起的角度可以到70~80°就好,利用最不容易代償的姿勢,換取你的側平舉活動範圍
在人體的自然機制下,肩膀上舉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肩胛骨移動的產生,所以你選擇的是「全程下壓肩胛」的側平舉方式,活動度自然也會受限
如果你選擇的是「隨動作移動肩胛」的側平舉方式,你最大的側平舉角度就可以到90°,利用最大的活動度,換取可能代償的風險
這兩種側平舉方式沒有哪一種比較好,一切都要看你的情況去做選擇
Q4:如果我想買啞鈴來練習側平舉,有什麼推薦的啞鈴嗎?
漢克健身在之前就幫大家做過可調式啞鈴的統整囉!詳細啞鈴的選購:
7. 更多健身訓練動作教學
其他肌群訓練
- 【2022】 胸肌訓練全攻略:胸肌練不大?4大秘訣+5大動作教學
- 【2022】背肌訓練全攻略:練背秘訣大公開!8大動作打造最強增肌菜單
- 【2022】二頭肌訓練全攻略,你知道彎舉有幾種嗎?3個動作教你打造傲人的二頭肌
- 【2022】三頭肌訓練全攻略:長頭是關鍵!6個超高CP值動作推薦
- 【2022】三角肌全攻略,肩膀練不大、沒感覺?4大秘訣+6個動作,打造立體南瓜肩
- 【2022】腹肌訓練全攻略:5大秘訣提升腹肌感受度!男女通用3大腹部訓練動作
- 【2022】臀部訓練全攻略:微笑曲線、蜜桃臀好難練?6招讓你屁股又圓、又翹!
- 【2022】腿部訓練全攻略:腿練不大?線條不明顯?5招練腿秘訣+13個動作
動作指南系列
- 【啞鈴酒杯深蹲|動作指南】只需要一個啞鈴就能在家做深蹲?啞鈴腿部訓練
- 【啞鈴二頭彎舉|動作指南】二頭肌沒感覺?你知道跟啞鈴舉起的高度有關嗎?
- 【單臂啞鈴划船|動作指南】3個技巧升你的感受度,讓你背肌練的又大又寬
- 【啞鈴肩推|動作指南】肩推容易受傷?角度、重量、姿勢問題一次解決
- 【啞鈴臥推|動作指南】重量沒感覺?多數人忽略的5個細節(vs槓鈴臥推)
- 【引體向上|動作指南】從1下到拉起10下,一個秘訣帶你突破卡關期
- 【伏地挺身|動作指南】正確5步驟教學,別再犯這些錯誤!手肘角度、姿勢大解析
六大動作系列
- 【深蹲全攻略】9大秘訣教你『徒手→背槓』一次解決所有深蹲姿勢問題!
- 【硬舉全攻略】預備→起槓5步驟『傳統&相撲』兩種硬舉一次學會!
- 【臥推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別再說你推不重、沒辦法進步!
- 【槓鈴划船攻略】正確5步驟動作教學,正反握該怎麼選?一次幫你解答
- 【滑輪下拉全攻略】10種下拉動作變化,幫你打造最強鬼背!感受度大幅提升
- 【槓鈴肩推攻略】7步驟完整動作教學,讓你推的又重又穩!肩膀舒服沒煩惱
訓練菜單
- 【啞鈴訓練菜單】啞鈴+臥推椅!20項全身動作攻略,在家也能輕鬆健身
- 【徒手健身菜單】在家也能練好練滿!12項全身居家健身動作,新手也適用
- 【彈力帶訓練菜單】22種精選動作推薦!一條彈力帶就能在家輕鬆練全身
- 【Cable訓練菜單】只需要一台滑輪機就能練全身?24種精選動作推薦給你!
- 【2022】壺鈴訓練菜單:認識壺鈴9大動作,組合變化多!15種動作隨你挑